每年過年前,電視媒體都會炒作高殖利率話題,但不是所有高殖利率的股票都可以投資。
殖利率 = 股息 / 股價,會出現高殖利率的三種情形:
我們做得是投資,而不是賭博
指數高時,有被低估的股票;指數低時,也有被高估的股票。指數代表存活下來的公司,無論經過多少多空循環,還原權息後的指數,支撐只會越來越高。1980年道瓊指數2500點就叫高點,2019年已經2萬6千多點,但這幾十年下來被剔除的成分股卻多如牛毛。用指數當成個股股價被高估或低估的唯一指標,並不客觀。過度拘泥在指數高低上,反而會浪費時間成本。
指數高時,作價差的風險大於領股息的風險;指數低時,作價差的風險小於領股息的風險。市場熱絡時應該保守投資高股息的牛皮績優股,放棄追逐熱門成長股;行情低迷時才該勇於尋找獲利能力被低估的成長股做價差。
投資是互惠遊戲,賺得是公司盈餘成長得的錢,賠得是公司經營失敗獲利衰退。投機是負和遊戲,賺得是其他股東得錢,再繳給政府手續費。投機不是不對,而是在投機的世界裡是20%人賺走80%人的錢。投機錢賺得快,但代表有人賠得也快。如果無法成為賺得多的那個人,便是賠得慘的那一位。資訊比大戶落後、資本比大戶還少、基本概念都分不清楚的小小散戶真有本事玩得起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