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的聰明錢會自己找到最佳的投資標的,資金會往最有成長性和前景的公司集中,進而推高公司市值;反之,若公司轉為衰退,則會因為資金不斷撤出而降低市值。故以市值作為選股依據,即具備汰弱留強的特性,最能反映該市場之平均報酬。
2025年6月10日 星期二
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
我不相信什麼股債ETF配置
很多財經網紅拿2020年FED暴力降息4碼,長期美債ETF狂飆為範本,鼓吹買進長債ETF進行股債配置以保護資產,下場就是2022年、2025年連續兩次股債雙殺被洗臉。我只相信把錢投資在能力圈內的股票,才是最安全的作法,我才不相信什麼股債ETF配置那套。
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
市場最終會回歸常態
股災來臨時有錢就加碼,沒錢就去忙其他的事,不要太關心股市消息。與其做一堆事不如什麼都不做,才不會做出賤賣資產的蠢事。股災和天災一樣都是一時的,市場最終會回歸常態,公司真實價值終將反映在股價上。
2025年4月9日 星期三
善敗者不亡
投資首先要學的是善敗,敗而不恥,敗而不傷,才能笑到最後。複製他人成功的經驗,不能保證自己能成功;避開別人失敗的錯誤,才能提高自己的勝率。所以查理蒙格總是拼命地要搞清楚失敗在哪裡,然後努力躲開它。
只要有勇氣承認失敗的人,永遠都會有站起來的一天,故曰:善敗者不亡。
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
討厭看股市新聞和論壇
股市漲得越高代表風險越來越高,潛在報酬越來越小;股市跌得越深代表風險反而越來越小,潛在的報酬越來越大。
我之所以討厭看股市新聞和論壇,就是這些地方有九成的人都是不用腦的近視眼,只會跟風逐流,自己嚇自己。
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
當鄰居在賤賣房子的時候,不是第一時間跟著賤賣自己的房子
當鄰居在賤賣房子的時候,不是第一時間跟著賤賣自己的房子,而是要檢查地基仍否健在。身為一個價值投資者,當發生系統性風險,眾人在恐慌賤賣股票時,不是馬上跟著恐慌賤賣自己的股票,而是要回頭檢視公司的經濟護城河仍否健在。這樣才能看透自己手中的股票是跌真的,還是跌假的?是暫時性標錯價,還是永久性衰退?如果是暫時性標錯價,應該趁打折撿便宜,如果是永久性的衰退,就應該停損賣出,如此才能安定自己的情緒,不會陷入進退失據的地步。
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
不要依據市場短期的漲跌頻繁更換投資策略
2023年鼓吹高股息ETF可以息利兩頭賺,還說降息對長天期美債ETF來說是送分題。2024年高股息ETF跟跌不跟漲,又改風向吹捧市值型ETF,2025年又出現投資市值型ETF不如直接投資台積電的聲音。
這個市場永遠不缺父子騎驢、誘人犯錯的雜訊。你不可能每年都選中報酬率最好的標的,就跟你不可能每次都買最低賣最高一樣,依據後照鏡結果判斷投資策略好壞是愚蠢的後見之明行為。不要依據市場短期的漲跌,三心二意頻繁更換投資策略;而是要依據自己的實際需求、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的,一心一意選擇合適的商品。
2025年1月22日 星期三
實戰應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
聰明人是學習別人的方法自己釣魚吃,愚鈍人才抄襲別人的明牌等人給魚吃。以下只是舉例說明如何實戰應用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,不代表推薦投資標的。
一、估值
2022年3月X泰公司董事會公布2021年的財務報告EPS 5.87元和現金股息 4.3元,對比當時的股價56元,本益比=56/5.87=9.5,殖利率=4.3/56=7.67%。如此便宜的9.5倍本益比,還有高額的7.67%的現金殖利率引起了我的關注。
但是股價便宜有可能是價值陷阱或一次性的收益,並不足以作為買入投資的依據,還要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是否良好無虞。
2025年1月14日 星期二
散戶最不適合投資的就是景氣循環股
2025年初水泥、塑膠、鋼鐵公司股價紛紛跌至歷史新低,市場又開始討論起該不該進場抄底。先說我的結論是:「景氣循環股無論跌多深、漲多高,我是一概不碰不介入的。」
這些景氣循環股有兩大特性:其一是他們的產品是依照國際原物料價格販售,對自己的產品沒有訂價權。其二他們產品並沒有差異性,其他國家也有許多企業生產同質產品,產業競爭非常激烈。因為無訂價權加上競爭激烈,缺乏長期競爭優勢,所以獲利必然忽高忽低不穩定。供不應求時,一榮俱榮;供過於求時,一損皆損,不是長期投資的標的。過去一些只要買進一百張X鋼、X泥、X化鎖進保險箱,就可以安穩退休,都是有欠考慮的觀點和說法。近幾年又出現存幾百張金融股就可以安穩退休,也是類似的謬誤論調。
2025年1月3日 星期五
高價股不能當成不敢投資股票的理由
某財經達人說,自己逛某藥妝店就會不知不覺買了很多東西回家,所以看好某藥妝店的強勢通路優勢。但是因為某藥妝店的股價已經好幾百元,自己心臟小不敢持有個股,改以00919(權重1.68%)、00928(權重3.25%)、00934(權重1.54%)、00944(權重2.03%)等ETF間接持有。
高價股不代表股票昂貴,低價股也不代表股票便宜。同產業的A、B兩間公司,A公司的股價50元未來每股可以賺2.5元,本益比=50/2.5=20倍;B公司的股價500元未來每股可以賺26元,本益比=500/26=19.23。因為B公司的本益比較小,回本的速度比較快,此時500元的B公司其實比50元的A公司更便宜。股票的昂貴與便宜,取決於當前股價和未來每股盈餘的比值,不是看股價數字的絕對值大小。
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
股市就是專門教訓這種三心二意、意志不堅定的人
有人說年中看到00713很會漲,前景看好就大筆買進100萬,沒想到放到年底卻被套牢還貼息,心理不是滋味,想全部賣光00713轉進現在很會漲的美股ETF或00692、00850。問題是現在景氣燈號是黃紅燈正往綠燈衰退中,買進00692、00850、美股市值型ETF也是很高機率住山頂啊!
不改變「見誰高就愛誰、見誰漲就眼紅,買進時想著領息,套牢後卻要價差」的心態,永遠都會是追高殺低的賠錢韭菜,就算投資台積電照樣賠錢。股市就是專門教訓這種三心二意、意志不堅定的人。投資經歷過景氣循環驗證的ETF,當然是挑跌深跌低的買,例如國民ETF00878目前股價在年線下盤整就是很好的買點,「不要買貴」是自己可以控制主動避免去犯的低級錯誤。
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
想獲得用錢賺錢的機會,必承擔用錢虧錢的風險
某教授說:110元除息10元後股價變100元,再漲10%填息回到110,本利和是110+10=120元。如果不配息110元直接漲10%,股價變成121元,會多賺1元。所以得出結論:會填息的股票更不該配息,不要投資高股息股票,複利效果更好。
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
人品有瑕疵,那麼他的事業將會大受影響
巴菲特:「你無法跟一個道德敗壞的人,完成一樁好的交易。」
很難想像,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,竟然會在Youtube影片脫口說出:「年收入未達94萬,代表不夠認真努力」這種話。對著學校裡台下的大學生說這句話也許沒有問題,因為能讀到國立大學代表這些人有極佳的背景條件,做不到年收百萬確實是不夠努力所致。但是對著社會上不特定的普羅大眾說這句話,那就是不食人間煙火,不懂民間疾苦,極度缺乏同理心的道德瑕疵行為。
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
永遠不要聽信財經網紅,我要投資什麼
巴菲特:「不要問理髮師,你是不是該理髮。」
今天如果有些專門介紹ETF的財經網紅,有可能從他們的口中聽到某ETF的選股邏輯有缺點或問題嗎?答案是不會,因為如果他們說了某ETF的缺點,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有基金公司下業配給他們。就算他們知的看出某ETF的瑕疵,他們也不能說。長此以往,他們的論述必定報喜不報憂,採納這種偏頗的觀點作出的投資決策,也會出現偏誤。
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
不缺現金流的人,當然可以喊投資不要現金流
看完暢銷書長期買進的感想就是:只要看Part6就好,前面Part1至Part5都只是學術理論掉書袋,對投資實務幫助不大,通通可以略過不看。
月薪9萬以上的人,自己不缺現金流的高薪族,在那說投資高股息現金流不好,要投資大盤指數才能賺取最大的市場報酬,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嗎?
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
存股還是乖乖用閒錢存股
最近有一些網紅提倡正二教、槓桿存股,教人用ETF質押去買更多ETF領息,這些論點都是近兩年多頭時期的結果論,全都沒有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的考驗。
金融海嘯時期,看著大盤跌56%自己手中的正二卻跌90%,可知心理壓力有多難熬,難熬到會懷疑人生。ETF配息率下降能否償還利息還是未知數,更別提股價瞬間大跌維持率亦可能瞬間爆表,股票有被強制賤價賣出的風險。
我認為存股還是乖乖用閒錢存股,真要開槓桿請先用自己的本金做出實績之後,再跟父母家人借不用成本的槓桿。
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
只要公司長期獲利穩定成長,左手會越來越大隻
有人在股票除息後,會把(買價-股息)當成持股成本。
市價-買價+股息-交易成本=損益
市價-(買價-股息)-交易成本=損益
但是有一派人不認同股息扣成本的說法,他們認為股票除息後股價會,是左手換右手的心理帳戶把戲,把(買價-股息)當成持股成本會放大獲利。
(市價-股息)-(買價-股息)-交易成本
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
誰才是真正的韭菜傻瓜?
2007年0056以25元發行,鄉民曰:「九千點存股是傻子」。掛牌沒多久遇到金融海嘯,股價腰斬至12.51元,還發不出股息,接下來一路漲到40元。
2017年00713以30元發行,鄉民皆曰:「萬點存股是笑話」。掛牌沒多久遇到中美貿易戰,股價破發至27.26元,接下來一路漲到54元。
2024年00940以10元發行,鄉民又曰:「兩萬點存股是韭菜」。掛牌即破發,接下來.....?
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
股票的經濟護城河
護城河是中世紀城堡四周的有水人工壕溝,其目的是用來抵擋敵軍的進攻。引申為經濟護城河後,指得是企業具備抵擋競爭對手侵蝕獲利的特殊優勢。企業的經濟護城河越寬廣,越能長久抵抗競爭對手,讓獲利長期穩定。相反的,企業的經濟護城河越狹窄,便只能短暫抵擋競爭對手,獲利變得極不穩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