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全部-投資心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全部-投資心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

00915、00713非常適合當成長期投資的核心持股

大盤從7/11最高點24390.03,下跌至7/31收盤價22199.35,跌幅9.87%。同期間高股息ETF除了0056之外,普遍跌幅均低於大盤。

季配組部分,毫無疑問由00915、00713拿下冠亞軍,這兩隻抗跌領漲的ETF,非常適合當成長期投資的核心持股。至於0056、00878、00919這三檔人氣ETF,多頭時漲輸00713、00915,空頭時又跌輸00713、00915,我是完全不會考慮投資。

月配組部分,由00944、00939拿下冠亞軍,但這兩隻ETF多頭時漲不動,仍不會考慮納入投資選項。至於00929、00946這兩檔人氣ETF,多頭時漲輸00934,空頭時又跌輸00934,我是完全不會考慮投資。雖然00934在月配組中排名第4,但其中經歷一次除息,如果把0.33除息價還原回去其實跌幅只有4.5%,我一樣會選擇具備抗跌領漲特性的00934,做為月配息的核心持股。

2024年7月17日 星期三

被我選中都是冷門的ETF

1.市值型ETF我會選擇00916,不會選擇0050。因為全世界50大公司長期表現必定超過台灣島內50大公司。

2.科技型ETF我會選擇00757,不會選擇00929、00946。因為既然要投資科技股,就要投資所有題材的源頭,全世界最強十間公司,賺取最高的資本利得,而不是拘泥在台灣島內找二線概念股領配息。

3.高息型ETF我會選擇00713,不會選擇0056、00878。因為00713多頭時漲得更多,空頭時跌得更少。

4.月配型ETF我會選擇00934,不會選擇00929、00936、00939、00940。因為00934不分產業,包含股息因子、填息能力、成長因子、品質因子,是選股邏輯最全面、平衡性最佳的ETF,也是目前所有月配息ETF中績效最好的ETF。

結果有沒有發現:規模龐大熱門的ETF我都不選,被我選中都是冷門的,因為股市中賺錢的人都是少數。

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

存股還是乖乖用閒錢存股

最近有一些網紅提倡正二教、槓桿存股,教人用ETF質押去買更多ETF領息,這些論點都是近兩年多頭時期的結果論,全都沒有經歷過2008年金融海嘯的考驗。

金融海嘯時期,看著大盤跌56%自己手中的正二卻跌90%,可知心理壓力有多難熬,難熬到會懷疑人生。ETF配息率下降能否償還利息還是未知數,更別提股價瞬間大跌維持率亦可能瞬間爆表,股票有被強制賤價賣出的風險。

我認為存股還是乖乖用閒錢存股,真要開槓桿請先用自己的本金做出實績之後,再跟父母家人借不用成本的槓桿。

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

雖然我之前看好00940,但現在我更看好00944

4/12至4/22加權指數從20736.27下跌至19411.22,跌幅6.39%;同期00940市價從9.91下跌至9.26,跌幅6.56%。
4/22至5/15加權指數從19411.22上漲至21147.21,漲幅8.98%;同期00940市價從9.26上漲至9.63,漲幅4%。

很明顯00940掛牌以來,下跌比大盤多,上漲比大盤少,績效遠遠落後大盤。雖不奢求高股息ETF短期能打贏大盤,但至少跟漲抗跌是基本配備,00940掛牌以來表現令人失望。

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

只要公司長期獲利穩定成長,左手會越來越大隻

有人在股票除息後,會把(買價-股息)當成持股成本。

市價-買價+股息-交易成本=損益
市價-(買價-股息)-交易成本=損益

但是有一派人不認同股息扣成本的說法,他們認為股票除息後股價會,是左手換右手的心理帳戶把戲,把(買價-股息)當成持股成本會放大獲利。

(市價-股息)-(買價-股息)-交易成本

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

對於00940的第一次配息,最好別有太高的期待

對於00940的第一次配息,最好別有太高的期待。

00940在4/30的淨值為9.59,其中收益平準金部分為0.03,資本平準金部分為-0.44。在3月底才在「高本益比、低殖利率」的狀態下被迫買入成分股,5月初又馬上因為殖利率太低而剃除停損賣出。 因為生不逢時被迫「短進短出,高買低賣」,已違背價值存股投資的基本原則。在資本平準金為負數的狀態下,5月進行第一次換股後,必然會產生大筆已實現虧損。注定7月無法動用資本利得配息,加上掛牌以來規模維持1800億左右並未大幅膨脹,也沒多少收益平準金能配息,只剩下54C股利所得可以分配。

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

誰才是真正的韭菜傻瓜?

2007年0056以25元發行,鄉民曰:「九千點存股是傻子」。掛牌沒多久遇到金融海嘯,股價腰斬至12.51元,還發不出股息,接下來一路漲到40元。

2017年00713以30元發行,鄉民皆曰:「萬點存股是笑話」。掛牌沒多久遇到中美貿易戰,股價破發至27.26元,接下來一路漲到54元。

2024年00940以10元發行,鄉民又曰:「兩萬點存股是韭菜」。掛牌即破發,接下來.....?

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

00940之亂?盡早投資ETF總比亂投資來得好

媒體形容投資新手小白一窩蜂申購00940叫「00940之亂」,在2萬點申購ETF是當被割的韭菜。我倒是認為,投資是越早開始越好,有人願意把錢從銀行領出來投入股市,踏出投資的第一步總是好事。至少投資保守型的不分產業高股息ETF,跟買儲蓄險、投資型保單、南非幣基金、高收益債、地下投資機構相比,要好太多了。

韭菜又怎樣?被吃豆腐又怎樣?吃豆腐的機會也只有募集後到掛牌前這一次,5月份就要第一次換股了,豆腐能吃一輩子嗎?為了吃豆腐追高去買00940的成分股,反而豆腐沒吃到被套在山頂,這才叫真正的韭菜。股票短期是投票機,長期是體重計。股價最終還是要回歸股票的「內在價值」,ETF的內在價值就是「選股策略」。只要選股策略是有效的,ETF的淨值就是會長期不斷向上累積,現在的高點就是未來的低點。

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

股票的經濟護城河

護城河是中世紀城堡四周的有水人工壕溝,其目的是用來抵擋敵軍的進攻。引申為經濟護城河後,指得是企業具備抵擋競爭對手侵蝕獲利的特殊優勢。企業的經濟護城河越寬廣,越能長久抵抗競爭對手,讓獲利長期穩定。相反的,企業的經濟護城河越狹窄,便只能短暫抵擋競爭對手,獲利變得極不穩定。

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

不是所有高殖利率的股票都可以投資

每年過年前,電視媒體都會炒作高殖利率話題,但不是所有高殖利率的股票都可以投資。

殖利率 = 股息 / 股價,會出現高殖利率的三種情形:

指數不能當成高估或低估股價的唯一指標

指數高時,有被低估的股票;指數低時,也有被高估的股票。指數代表存活下來的公司,無論經過多少多空循環,還原權息後的指數,支撐只會越來越高。1980年道瓊指數2500點就叫高點,2019年已經2萬6千多點,但這幾十年下來被剔除的成分股卻多如牛毛。用指數當成個股股價被高估或低估的唯一指標,並不客觀。過度拘泥在指數高低上,反而會浪費時間成本。

指數高時,作價差的風險大於領股息的風險;指數低時,作價差的風險小於領股息的風險。市場熱絡時應該保守投資高股息的牛皮績優股,放棄追逐熱門成長股;行情低迷時才該勇於尋找獲利能力被低估的成長股做價差。

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

除權息後股價修正時,正是布局明年的時機

除權前的股票就像存滿銅板的撲滿,除權後的股票就像沒有銅板的撲滿,兩者價值一定不一樣。除權息行情結束後股價修正低迷時,正是尋找明年又會變成充滿銅板撲滿的機會。

不要用投機的心態進行長期投資

投資是互惠遊戲,賺得是公司盈餘成長得,賠得是公司經營獲利衰退。投機是負和遊戲,賺得是其他股東得錢,再繳稅給政府手。投機不是不對,而是在投機的世界裡是20%人賺走80%人的錢。如果無法成為賺得多的那個人,便是賠得慘的那一位。資訊比大戶落後、資本比大戶還少、基本概念都分不清楚的小小散戶真有本事玩得起投機嗎?

評估套利的形勢

巴菲特:要評估套利的形勢,須回答四個問題:
1.宣布事件實際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?
2.你的資金會被佔用多久?
3.有多大可能更好的結果會出現—比如另外一個收購出價?
4.如果你所期望的事件沒有發生,會有什麼結果?比如因為反壟斷或者融資出現問題。

2019年2月23日 星期六

心存價值,進出有據

專注於賣出人的思考模式:「漲了,會不會漲更多,該賣出停利嗎?跌了,會不會跌更兇,該賣出停損嗎?」心中只有價格,進出無據。
專注於買進人的思考模式:「公司業績越來越好,股價便宜,所以買進;被套牢,繼續買進。公司業績越來越差,股價卻不便宜,不會用這價格買進,所以賣出。」心中存有價值,進出才有依據。

股民專注在賣出,股東專注在買進

股民的心態專注在賣出,股東的心態專注在買進。賣出時機是控制在市場先生的情緒手上,但買進權力是控制在自己「磨練耐心、壓制貪婪、克服恐懼、理性思考」的手上。故會買股票的是徒弟,會賣股票的是師傅,但能把股票買得夠好的人,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祖師爺。

2018年7月10日 星期二

是川銀藏「只吃八分飽、烏龜三原則」的投資智慧

一、烏龜三原則

投資股票就像烏龜兔子與烏龜的競賽一樣,兔子因為太過自三信,被勝利沖昏了頭,以至於失敗。另一方則面,烏龜走得雖慢,卻是穩扎穩打,謹慎小心,反而贏得最後勝利,因此,投資人的心境必須和烏龜一樣,慢慢觀察,審慎買賣。

1.選擇未來大有前途,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,長期持有。

2.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,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。

3.不可太過於樂觀,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,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。

要在股市中永保獲利,得「不做」這五件事

1.不買不知道價值的投資商品。

2.不買太複雜的商品。

3.不買不能比較或不了解的投資商品。

4.不跟著機構和法人進出。

5.情緒來時,不要處理。

By~喬伊.葛林布雷

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

巴菲特給投資人的五句忠告

1.你不需要是一位厲害的投資專家。

2.專注於你正在考慮該資產未來的生產力。

3.如果你只關注未來的價格變動,那麼你就是在投機。

4.比賽會贏的球員只專注在球場上,不是計分板上的分數。

5.不要聽市場預測。

評析:固守能力圈,只投資有能力做好分析的績優公司。投資股票前須分析公司如何獲利,投資股票後便專注獲利是否如預期,而不是股價的短期變動。股價短期變動受心理的影響,人心根本無法預測。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而不是聽信別人的消息。

傑森.茲威格的投資戒律

T:建立宏觀視野。

H:抱最大的希望,做最壞的打算。

I:先研究,再投資。

N:千萬別說總是如此。

K:學習你不知道的知識。

T:過去不能代表未來。

W:評估別人說的話。

I:東西如果好到不像是真的,很可能就是如此。

C:成本是殺手。

E:雞蛋容易破。

Think Twice:多想兩次,免於虧損。